聽說日本茶道很難,沒想到這次來到日本能夠體驗真正的日本茶道,心中很是期待。
這裡就是我們體驗日本茶道的地方,以前是藩主的家,
詳細請見舊文仙巖園,
右邊是我們的導覽員,來自台南的黃小姐;
左邊是我們的茶道老師,二位都是氣質美女喔~
入內的時候導遊有特別叮嚀,玄關有木頭的地方都是乾淨的,鞋子不可以踩上去,我知道她這樣一直叮嚀是因為有很多台灣人不知道而踩上去,這看在日本人眼中是很沒有禮貌的,還有脫下來的鞋子擺好也是一種禮貌跟尊重。
入內桌上已擺好一本說明書、熱水瓶、茶碗、竹筅、和菓子、懷紙,和一支吃和菓子專用的叉子,這支叉子客人離去時要帶走喔,禮貌上是這樣。
註:
筅:唸ㄒ一ㄢˇ(同:顯)。竹筅,字典的解釋是用竹子做成刷鍋、碗的用具。
竹筅就是下圖那支像刷子的東西,仙巖園有賣,一支日幣1900元,同團有人說在別處買2500元,或許品質不一樣,總之,價位大概就是這樣吧。
另外那支叉子叫做”黑文字“,日文是烏樟,黑色的樟木的意思,所以它是用木頭做的,當然您要用現代不銹鋼叉子吃也可以,只是個人覺得還是傳統用具比較配,比較有氣氛。
今天的和菓子非常好吃,是仙巖園限定款,在仙巖園販賣部裡考慮了一下沒買,之後的行程都買不到了,
抹茶粉已經幫我們放好了,熱水只要加到茶碗的六分之一就好,不要太滿。據說水溫也有講究,不是100度那種滾水,不曉得幾度,我忘了。
導覽員說正式的場合是由茶道老師泡給客人喝的,因為我們要體驗日本茶道,所以自己動手沖泡。
熱水沖入後,以茶筅在碗內快速的畫“M”字形,不到一分鐘的時間,茶湯由深綠變淺綠色,因為茶上浮了一層白白的泡沫,茶這樣就泡好了。
茶泡好了以後,先以叉子把和菓子切成小塊,一定要先吃和菓子,吃了和菓子之後才可以喝茶,這樣嘴巴才會so sweet,恰到好處。
這是我覺得最麻煩的地方,茶不能端起來直接喝,而是碗放左手,端起來,右手以順時鐘方向將碗轉二次,這樣做的用意是優雅地將茶碗的花紋轉向自己,進而欣賞美麗的茶碗。
茶不可一口氣喝下,要分三次喝,而且第三次還要發出“速機咧”的聲音,就好像吃拉麵要發出“速”,“速”,”速“的聲音一樣,是對廚師的讚美之音。
喝完用手指將碗緣擦拭一下,再將茶碗放在左手,以逆時針方向轉回去放好,然後觀賞美麗的茶碗,因為主人會拿出家裡最美的茶碗來款待賓客,適時的讚美也是一種禮儀喔,
如果有點茶師在座的話要向老師敬禮,因為是我們自己泡的,所以就大家一起向今天指導我們的茶道老師敬禮。
這是我的茶碗,在日本有很多著名窯燒的茶碗,不只是茶,用具也是茶道的一部分,
此外還有茶室也是重點,今天的茶室全部都是木造的,連天花板、氣窗等,都是使用了很好的工法所蓋的。
茶室樑上有日本皇室的菊花家紋,因為仙巖園島津家不僅與皇家關係良好,還是聯姻的親戚關係。
放置在茶室內的美麗和服,可能大有來頭,是篤姬穿過的嗎?
這次帶回家的紀念品:黑文字,我把它拿來當髮簪,
茶道世界博大精深,今天只是粗淺的涉獵,有錯誤之處還請不吝指正,以上,謝謝點閱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