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巖園是1658年由島津光久所建,他是薩摩藩第二代藩主,當時這兒是他的私人別墅,1848年擴建為5公頃之大,1958年訂為國家名勝,今年2016減去1658,所以距今大約是三百六十年之久了。
仙巖園位於日本九洲的鹿兒島縣,島津家在此有數百年歷史,武家出身,可追朔至鎌倉時代,曾經出兵朝鮮、琉球等地,屢立戰功。島津家族掌管了鹿兒島將近700年,一直到1868年還政天皇才結束在此的統治,而後廢藩置縣,受封為公爵。
仙巖園票價1000圓日幣/成人,如果要參觀“御殿”(藩主住所)還要再加600元,600加門票1000元,所以是1600元日幣,需事先預約,因為參觀“御殿”會安排專人導覽解說。
地址〒892-0871鹿兒島縣鹿兒島市吉野町9700-1
營業時間8:30~17:30(年中無休)
TEL(0081)099-247-1551
來訪的前一天正好是菊花展的最後一天,所以園內還有一些還沒被收走的菊花。
在台灣從沒見過這麼大的菊花,是品種不同嗎?
導遊說這個像盾牌的菊花是由一株菊花所編成的,想來這必須要從幼苗時就開始做造型,需要多久的時間、技術跟耐心?真是開了眼界。
下圖那個白色十字形再加一個圓圈,一開始我以為是”車輪造型“,真是了,原來這是島津氏的家紋“丸十文字”(丸に十の字)。
在日本大戶人家都是有家徽的,唉,平民百姓是不會懂的啦~
很可惜沒有趕上菊花祭,
仙巖園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美景,春天賞櫻,夏天賞花,秋天賞菊,冬天有牡丹跟茶花,這邊有他們的官網,可以留意一下喔。
名勝仙巖園(磯庭園)
美則美矣可惜都已經盛開過了,只見工人們忙著收捨殘“菊”。
這是仿造當年的鐵製150磅火砲,射程約3公里遠,裝載的鐵製砲彈有68公斤重,曾配置在鹿兒島沿岸要塞,而大砲的後面就是反射爐遺址。
大砲放在這裡會很突兀嗎?一點也不喔,富裕的薩摩藩是日本最早發展重工業的地方,為了趕上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,甚至自己看書土法煉鋼蓋反射爐,1854年還建造出日本第一艘西式帆船“昇平丸”。
木造正門,
下面這紅門是原來的正門,因園區擴建所以正門變中門。門上屋瓦用的是鹿兒島所產的錫所製,又名“錫門”,請看這朱紅的門柱與銀白的錫質門瓦形成美麗的對比。
櫻島有世界上最小的橘子,導遊說的,
後來在休息站買了一袋,300元日幣,出乎意料的甜,又有水份,好吃!真的好小喔。回台灣後發現全聯有賣類似的小みかん,不過是寫來自愛媛縣,6粒120元台幣。
導遊說Kingo Kingo是一種鹿兒島特有的火山泥,洗面皂加入火山泥後可以深層潔淨肌膚。
沒想到這二條金魚是假的,一條200元日幣,在水裡漂啊漂的,真有那麼一回事兒。
貓神神社,緣由是第十七代領主島津義弘攻打朝鮮時帶了七隻貓同行,因為他要以貓咪瞳孔的大小來計時,戰後回來時只剩二隻命大貓,後來就幫這二隻貓咪蓋了貓神神社,據說鐘錶業者愛拜,不是愛貓人士喔。
導遊說當年篤姬由鹿兒島走到江戶(現在的東京)時,走了40天,這一走再也沒有回過故鄉。篤姬一劇在台灣上演時我一集也沒看,沒想到到日本後反而對篤姬的一生產生興趣。
當年第13代幕府將軍德川家定喪妻,想與島津家聯姻,篤姬原為島津家第11代藩主島津齊彬叔叔島津忠剛的女兒,後被島津齊彬收為養女,其實她真正的身份是島津齊彬的堂妹。當年20歲出嫁的她,沒想到嫁給德川家定僅一年九個月,德川家定即因病過世,得年34歲,未留下一兒半女,隔年篤姬落髮為尼,稱號天璋院。喪偶的她並沒有回到娘家或改嫁,而是堅貞的留在德川家辛苦地媳婦熬成婆,而後統領後宮,在德川家的重大決策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。她最為人所稱道的是在面對來自娘家的倒幕軍時,堅守江戶城,並親自向討幕軍提出“願用我的一命,換取德川家的存續”的意願,結果江戶城無流血開城,保護了人民,也保全了德川家族。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註:
倒幕運動:打倒江戶幕府的運動,目的是還政天皇。
倒幕軍:由來自薩摩藩的西鄉隆盛所率領。西鄉隆盛是島津齊彬一手提拔的家臣,篤姬成功的以島津家人動之以情,最後得以保全大局。
薩摩藩雖地處日本南端,卻自古富裕,除了礦產、農業、漁業等,還有貿易收入,在島津齊彬的領導下,薩摩是全日本最早發展重工業的地方。富裕又強盛的島津家不滿聽令幕府將軍,所以在政治立場上支持倒幕運動。與皇室一直保持著親近關係的島津家,由當今日本明仁天皇的外袓母是島津俔子即可看出。
篤姬出身島津家,隨著2008年的NHK大河劇“篤姬”收視創下新高後,篤姬跟篤姬館也成為仙巖園的一大賣點,為鹿兒島帶來龐大的觀光收益,這恐怕是她生前沒料想到的吧?抱歉,匆忙間沒把門口的篤姬像拍好。
下圖即為櫻島火山。
不同於水前寺成趣園的“迴遊式庭園”,仙巖園是採用“借景式技法”,比如把櫻島火山借進來為山,把鹿兒島灣借進來當池塘,
再加上這棵350年的五葉松,氣勢磅礡,非尋常人家。推算一下這棵五葉松是建園之初即種下的,它有多老,園子就有多久了。讚嘆之餘,大家紛紛拿出相機拍照,細見這老松樹下有許多支撐,相信島津家是非常用心照顧的。
五葉松下有幾塊石頭,為何寫“龜石”?
原來,換個方向就像龜了,您說是吧? 這就是巧妙的地方。
而這個石燈籠呢,代表的是鶴,於是這個園子裡松(五葉松)、龜(石龜)、鶴都有了,代表吉祥又長壽。
導覽員說日本庭園是不題字的,可見這園子深受中國庭園的影響。
“千尋巖”三個字可不是在地面上,是半山腰吔,哇~大手筆,主人有大志。
藩主們居住的地方,由此望去,有著觀賞庭園的最佳角度。參觀御殿加入園門票是1600元日幣,且需事先預約,一次只能招待25人入內。
這亭子一看就覺得怪,跟這裡的風格不太搭,原來是琉球國王所贈,名為“望嶽樓”是不是很中國風呢?
這房子就是大奧,也就是後宮啦,是女眷們居住的地方,據說篤姬可能在此渡過三年的少女時光,等等我們要在這裡體驗真正的日式抹茶,下回分享。
1857年,園中石燈籠裝上瓦斯管線,成為日本最早以天然氣提供照明的路燈。
這張比較清楚,這石獅子是頭下腳上的,模樣生動靈活。
用過抹茶後往上走可以一窺後花園,
據說這竹子是來自中國的孟宗竹,看來特別有詩意,就叫“江南竹林”,
這棵老樹也吸引了大家駐足觀賞一番,
毛毛蟲,
比起大器的前院我更愛這蜿蜒曲折的小徑,
蒼勁挺拔的松樹,
日式庭院最愛的黑松,
文中如有誤之處請不吝指教,以上,謝謝點閱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