芫荽花也就是俗稱”香菜”的花,
第一次見到芫荽花是在一片菜園中,(廢話)
它美麗的花朵,好像蕾絲一般,夢幻而高雅,
讓我想起幸福洋溢的新娘子,
從沒想到常吃的香菜竟然有這麼美麗的花朵,
而它特殊的氣味我並不討厭,為什麼這麼說呢?
說到香菜我就想起以前看過一個節目,
叫”大口吃遍台灣” (記成”阿松遊台灣” )
主持人阿松常說的一句話
”老闆,不要香載~”
這麼優質愛台灣的節目我居然只記得,
”老闆,不要香載~”
芫荽(學名:Coriandrum sativum),又名胡荽、芫茜、滿天星,俗名又稱香菜、鹽須,一年生草本植物,與芹菜和胡蘿卜同科。在中東、地中海、印度、拉丁美洲、中國和東南亞的烹調中經常出現,亦可作藥用。全株植物皆可食用,但日常一般只吃它的嫩葉和曬乾的種子。
芫荽葉子高溫加熱體積會顯著縮小,所以通常不炒或煮,一般是別的湯菜入盤之後,才把切碎的芫荽撒在上面。但也有用芫荽葉子直接爆炒的菜肴,如「芫爆裡脊絲」。
完整的芫荽籽在密封的瓶子可以存放六個月到一年。磨粉之後很快失去味道,所以還是現用現磨比較好。
芫荽根的辛香味要比葉子來得強,在泰式菜餚中時常連同芫荽葉使用。芫荽根、大蒜及胡椒粒磨泥乃泰式菜餚的香辛基底。
芫荽葉子保鮮需入冰箱。防爛有兩種方法:一是包在一張乾毛巾或紙巾,然後外面在包塑料袋;二來把一束葉子像插花一樣插入一杯水。
藥用價值:起表出體外,可開胃消郁,止痛解毒。
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
蘿蔔排骨湯
1.蘿蔔:蘿蔔要挑結實又粗壯的,燉起來才好吃,挑蘿蔔時要拍拍看,聲音清脆才好吃。
2.排骨:一般還是用豬肋骨比較好,豬肋骨會帶點皮肉,容易燉出味道,一條蘿蔔要配七、八根肋骨。
3.川燙:一鍋水煮滾,然後肋骨洗淨,放下去大火煮,煮到顏色變灰色,湯也有湯泡產生,就可以撈起來,再用清水洗靜待用。
4.煮湯:一般是清水放入骨頭、煮滾、再放入削好的蘿蔔,等到水滾之後,再用小火加蓋慢燉、等到蘿蔔變得半透明時,再加入鹽巴。
最後重點來了,起鍋前加點莞荽提味,有畫龍點睛之妙。
以上~~~當然是網路別人分享的.....
竹筍排骨湯
1.竹筍:麻竹筍會有苦味,若用麻竹筍,需先煮過去苦味;綠竹筍比較不苦,建議挑選綠竹筍比較好吃。
2.排骨:一般還是用豬肋骨比較好,豬肋骨會帶點皮肉,容易燉出味道,一條竹筍要配七、八根肋骨。
3.川燙:一鍋水煮滾,然後肋骨洗淨,放下去大火煮,煮到顏色變灰色,湯也有湯泡產生,就可以撈起來,再用清水洗靜待用。
4.煮湯:先用冷水煮竹筍直到水滾了再放入排骨、約30-40分之後,再加入鹽巴。
最後重點來了,起鍋前加點莞荽提味,有畫龍點睛之妙。
以上~~~當然是網路別人分享的.....
簡單的味道就足以令人回味,
我最喜歡的屏東肉圓就是蒜泥,醬油,加點香菜,
令人胃口大開呦~
以下我就不吵各位了,請慢慢觀賞~
(其實是拍太多,又掰不出東西....連食譜都貼二篇了)
以上,謝謝點閱。
加映場:”老闆,不要香菜”
好懷念啊~